独立董事制度何去何从?

11月12日,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一审落锤。在判决中,让外界热议的是:5名独董被判承担5%至10%不等的连带赔偿责任,其中单人赔偿金额最低超过了1亿元。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康美药业年报,这5名独董在任期间,报告期内的税前薪酬总额在均在10万元上下浮动,最少时仅拿7万余元。

一时之间,“年薪7万,被罚上亿”登上各大平台热搜榜。有的人为独董鸣不平,也有的人认为“必须承担责任”,更有人发出“独立董事大逃杀,一个时代终结”的声音。不过,从最新数据角度来看,独立董事掀离职潮这一命题并不符合事实。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11月独董离职率处于近十年较低水平。

11月以来45名独董辞职

据报道,在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独董被判承担5%至10%不等的连带赔偿责任这一消息出来后,A股上市公司中掀起了一股独立董事辞职潮。数据宝统计的数据则与上述表述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数据宝统计显示,11月13日以来合计共有30份独立董事辞职公告。其中,单日辞职公告数量最多的是11月24日,合计有5份公告。对比来看,消息曝出前,不论是单日独董辞职公告数量,抑或是月度辞职公告数量,均未出现明显放量迹象。

以单日辞职公告数量来看,近几个月就出现过好几个交易日单日5份以上独董辞职公告的情况,包括10月30日6份辞职公告、9月30日5份、8月31日6份等等。若以月度来看,11月份至今合计45位独董辞职,是今年以来离职数量倒数第二的月份。如果11月13日以来独董辞职30人数按月份换算,一个月60个独董辞职的规模,在今年也只能排到第六名。

辞职率处于十年低位

数据宝统计显示,从绝对数量来看,独董被罚上亿消息出现后,并未出现独立董事辞职数量井喷的情况。同时,如果对比历史来看,11月份独立董事的辞职比例,甚至是处于一个历史相对低位的水平。

以当月辞职独立董事数量,对比上月末独立董事数量,计算出当月独立董事辞职比率,可以看出辞职意愿的变化。数据宝统计显示,11月份以来合计有45个独董辞职,辞职比率为0.33%,辞职比率在今年排在月度倒数第二位。按照11月13日以来辞职人数换算成月份计算,辞职率为0.4345%,位居月度排名居中位置。

近十年来看,0.33%的辞职比例排在倒数第51位,此外有69个月份独董辞职比率高于这一水平。0.4345%的辞职比例则排在相对较高的位置,其余有73个月份低于这一水平,高于这一水平的则只有47个月份。

董高监责任险突然爆火

显然,就目前的数据来看,根本不支持所谓的“独立董事离职潮”这一结论。当然,实事求是地来说,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点,独立董事可能会面临较大的辞职压力。在此情况下,董高监责任险突然爆火,或许是解决独立董事后顾之忧的一个思路。

董监高责任险指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因工作疏忽、不当行为被追究责任时,由保险公司赔偿法律诉讼费用及承担其他相应民事赔偿责任的保险。数据宝统计显示,近年来上市公司购买董高监责任险呈现出爆火状态,今年有160多份相关公告,去年仅有110多份,2019年仅有15份,2018年仅有8份。

有分析人士表示,董高监责任险突然爆火,或与2020年实施的新《证券法》有关。据悉,新修订后的《证券法》于2019年末正式颁布,并于2020年3月1日起实行,其中新修订的内容对上市公司违规披露的处罚力度大大增加,从原来顶格处罚的60万元,上调到1000万元。同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人员是其履行具体经营决策重要的常设机构或人员,对上市公司的证券发行文件和定期报告签署书面确认意见,保证所披露信息的准确、真实、完整。否则,承担赔偿责任。

或许,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也会为独立董事购买责任险。

(文章来源:数据宝)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