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宣布对“沉睡卡”进行集中大清理。可“哪些卡会被清理”“卡内余额如何处置”,民众有不少疑问。

在移动支付未风行之前,很多人的钱包里装满了银行卡。据央行披露,截至2020年9月末,我国共开立个人银行账户120.92亿户,人均拥有8.64户。但与此同时,很多银行卡根本没用过几次,有的都不知道丢哪儿去了。大量“沉睡卡”的存在,不仅占用资源,还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通过“养卡”等方式进行违法买卖,甚至用于电信诈骗等活动。这种情况下,银行主动清理内存,消除潜在金融风险,值得肯定。

明明是好事,为何有用户担忧?一来,一些银行未履行好告知义务,往往是发个公告了事。结果卡被清理了,用户还毫无所知。二来,各个银行对“沉睡卡”的认定标准不一。未产生交易的年限,有的定在三年,有的则是两年;卡内余额,有的要求必须为“零”,有的则是低于“10元”。各家“自说自话”,误解在所难免,矛盾也由此而生。

说一千道一万,银行卡再“沉睡”,那也是用户的一份个人资产,是银行与用户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是否清理、怎么清理,需要尊重用户基本权益,不能“声都不出”一清了之。更何况,一些卡里多多少少还有余额,这么多卡加起来恐怕不是小数目,这笔钱会去哪儿、用户还能不能要回来,都糊涂不得。总而言之,只要涉及用户权益,“一分钱”的事都不是小事。银行不能图省事,必须把清理“沉睡卡”的依据、条件、范围等充分告知用户。这样才能满足用户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契约权益,真正把好事办好。

此外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一些银行一边默不作声清理“沉睡卡”,一边又不停动员用户办新卡。本来这卡那卡,大家兜里的银行卡已经很多了,再加上花式推介,难免又办上几张,一来二去,弃之不用的卡就更多了。从这个角度讲,“沉睡卡”背后,其实是沉睡的服务思路。要想做好清理工作,让相关操作更人性化只是第一步,扭转设置壁垒、“套牢”用户的心态,充分尊重用户自主选择的权益,才是治本之策。

推荐内容